第六章 一条狗

,你总说诗词是咬文嚼字,可这首诗直白地写出了竹的坚韧不拔,你感觉不到吗?”

    沈幼初听完睁圆了双眼,再次仔细盯着草纸看了片刻……她终于感觉到了。

    这是宁公子卖的诗呀!

    “好诗。”沈幼初戏谑地看了一眼还沉浸于诗意中的季谨,悄声咬耳朵。“谨儿,你知道这诗谁写的吗?”

    季谨还没出声,站在旁边的柳晴芳小声抢白回答:“回沈小姐的话,这首佳作是这位李公子所作。”

    被点名的李公子连声道“惭愧”、“不敢”。

    别人可能当李公子是谦虚,但试图参与卖诗的沈幼初却知道这是实话。

    与此同时,季谨低声向她解释:“这诗是李公子请人代笔的,不光是李公子,你大概猜不到,今天题目是我一时兴起所出的,还有另外九首诗,也是同一人代笔!半个时辰里作了十首符合岁寒四友、以物言志的诗,此人定是一位大才子!”

    “是呀是呀,说不定是新一代诗王,万一是个年岁与谨儿相当的大才子那就好了,可以当季府的女婿,和你吟诗作对。”

    面对沈幼初没羞没臊的打趣,季谨不仅没有害羞,反倒露出向往之色。

    “若真如此,不论他长相如何、家世如何,就算不能成为伴侣,我也愿意成为他的知己,只是他的诗如此高洁,为人也应该如此,我怕是配不上他。”

    沈幼初目瞪口呆地看着确实动了心的季谨,简直难以理解。

    谨儿这丫头是如何对着这些狗爬字觉得配不上这个大才子的?

    会写诗了不起吗?

    一定得让宁公子说出卖诗的人是谁,抓来与谨儿配一配。

    我家谨儿要美貌有才华要身材有家世要性情有品德。

    谨儿配不上他?

    谨儿配不死他!

    “谨儿,你在这里坐了这么久,只有这十首诗合格了吗?”

    沈幼初连忙把草纸扔到桌子,转移季谨对幻想里那位大才子的注意力。

    季谨指了指身后湖心小岛的方向。

    “还有京城来的两位才子秦风澜和成易,听说被静娴郡主邀约品茶去了,还有几位拿着我誊抄的诗去见徐诗王了。”

    想到那几位听说受到徐几道亲自接见时,急得差点跳进湖里的情景,季谨又是好笑又是无奈。

    恐怕徐诗王也看出这些是代笔诗,正在旁敲侧击打听是谁写的呢。

    “静娴从京城追到金陵乐此不疲却老是被拒绝,一定悄悄哭了好几次,心疼她。”沈幼初看了一眼外面排起长龙的学子们,百无聊赖地说:“岛上就那几个熟人也什么没意思,我就勉为其难陪谨儿你把把关。”

    一会儿她还要回家吃饭,不能总是挑一些长得丑的人影响她的胃口。

    二人刚落座,终于又有插话机会的柳晴芳,看到外面排队的熟面孔,连忙请婢女重燃一壶熏香。

    “怎么还换香了?”

    沈幼初闲着没事问了一句。

    季谨微耸鼻翼,闻出香味后又深吸一口气:“这是叶氏香铺新上的桃花醉,据说是挑了春日里开得最美的桃花蕊用露水洗净碾成粉,一两香百两银。”

    由于它太贵,哪怕味道鲜香她也舍不得用,还是参加茶话会时见别人炫耀时点燃过。

    看到柳晴芳直接添满香炉,足有半斤重,暗中咋舌。

    不是说这熏香只产百斤,极其难得,柳晴芳从哪里得来这么多?

    沈幼初更是心直口快:“柳小姐家难道是金陵首富,这么值钱的东西说点就点了?”

    还不是为了在你们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柳晴芳心里都在滴血,但想到这是叶公子送的,自己这么做是为了替叶公子铺平上岛的路,她必须强迫自己展露出得体的笑容。

    “沈小姐,季小姐,我与叶家小姐关系不错,这桃花醉是叶小姐听闻我今日要在此旁听学习,特意给我的,希望季小姐和京城来的贵人们,能够欣赏到独属我们金陵的风味。”

    柳晴芳掐着点把话说完。

    外面便在念唱。

    “叶昌隆叶公子作诗一首。”

    一个衣着华丽、身材中等的青年走上前来,视线与柳晴芳交汇后,目光落在季谨桌案燃起的香炉上,露出一个志在必得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