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这个明星疑是精神病 > 第二百二十七章 老太太一语点醒韩舟

第二百二十七章 老太太一语点醒韩舟

违章者的选择,处理的态度,节目的效果,各方面都讲了个遍。

    总结起来无非是两个词,一个叫‘专业’一个叫‘人情’。

    专业就是要在节目里无论谈到什么东西,都不能出错,要保持专业,同时无论话题岔开的有多远,最后落脚点必须是交通安全。

    而人情就比较难以理解了。

    不是说在节目上要表现有人讲人情,不给惩罚这种人情。

    而是面对违法用三轮车摩托车拉货的人,要讲人情,最好少罚款多劝解。

    而对于开豪车、大货车违章闯红灯的人,要态度严肃,坚决,重罚。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隐藏的缘由。

    违法拉货的人,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但实际上是在用自己的命,自己的青春,赚辛苦钱。

    如果他们出了交通事故,他们会很惨,对于路人的危害较小。

    而豪车和大货车同样的违章情况,却完全不同。

    他们要么是仗着有钱要么是仗着买了保险,肆无忌惮。

    他们要是出交通事故,自己屁事没有,出事的是别人,对于路人的危害极其巨大。

    这个东西是能打动观众的关键。

    别人活不下去了,才用个摩托托着两米高的货,要是他有钱,你当他不会去买小货车?这种如果上去就罚他二百一千的,观众看了你别想讨喜,搞不好视频下全是骂你的。

    而对于豪车和大货车,如果抓住了你不把处罚画面放出来,观众一定会在后面说‘做做样子罢了,根本没罚’哪怕他们不知道情况,瞎编,也会有很多人这么说。

    这就是网络。

    但是韩舟也很清楚的讲给了老交警同志听,这个东西,不能明示做节目的那位主持人这么干,只能引导暗示。

    因为如果明示让他这么变更处罚标准,又涉及到了作假以及不公平的问题。

    真能把这些点都做到,节目必火。

    韩舟是没想到,回老家了,还花了一晚上来策划一档交通安全节目。

    不过这档节目策划起来,比策划《偶像的夏天》的成就感不差。

    虽然偶像的夏天很赚钱,但是这档交通安全节目,对于韩舟来说,也可谓是意义重大,这算是做好事了。

    比捐款那种做好事,还要更有意义一点,毕竟自己亲身参与了。

    第二天,韩舟万万没想到,这个节目策划完,还和自己有关系。

    老交警会去后,就在队里面和领导商讨了。

    领导都觉得,韩舟不愧是专业人士,简明扼要,把关键的地方都讲清楚了,只需要找人,按照这些关键点去找违法违章现象,然后拍出来就行。

    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符合韩舟要求的人。

    但唯一的问题是。

    这个学识丰富,富有爱心,说话表达能力很强,能歌善舞,还嫉恶如仇的交警同志,面对镜头说话时,和私下说话时,完全不是一个状态。

    典型的嘴巴厉害,但是没有掌握语言艺术的逻辑美感,能说但不敢说。

    老交警找韩东城问韩舟能不能支支招。

    毕竟要完全符合条件的人太难找了,这个已经是最符合的了。

    韩舟本来没准备再出力的,结果听说这位被选拔交警同志姓谭。

    那没办法了,装上了。

    韩舟顺手还给这个节目取了个名字,就叫《谭谈交通》,和前世一样。

    而交警队这边则是说会把韩舟的名字标注在节目上,写清楚是韩舟策划的,每一期都会有特别感谢策划韩舟的字样。

    韩舟说不必要的,但是对方态度很坚决,一定要感谢。

    韩舟也就认了。

    和他们谈完,韩舟顺便把这位谭sir的微信息号,推给了天桥相声社的林惜杭。

    和韩舟合作过两次,关系还不错的林惜杭得知事情始末后,答应收他做门外徒,教谭sir练习贯口一类的东西,答应传授他如何面对镜头。

    林惜杭答应后,还邀请韩舟去看相声。

    韩舟也答应了下来。

    林惜杭还说有机会和韩舟一起说相声,韩舟没抢着答应,而是说自己不会讲。

    然后林惜杭说:

    “我知道你们不是在和京圈开战嘛,京圈的相声圈子那些老梆子,也整天打压我们。”

    “帮忙卖卖票呗。”

    韩舟:“行,不就是说相声嘛,整!”

    在家休息了半天后,韩舟出发前往苍溪了。

    ……

    苍溪,韩舟的司机按照导航把韩舟送到了。

    小县城,大夏天,韩舟带着帽子墨镜口罩下车,不少老太太都盯着韩舟好奇的看。

    韩舟迅速溜进了楼里。

    韩四升,当导演时赚的钱,自己没怎么花,至今还住在燕京电影厂分的房子里。

    不过却给老娘买了套大房子。

    请了两个人一起照顾老娘。

    韩舟这次过来,也没带别的东西,就买了点老人奶粉。

    韩四升开门看到韩舟没提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没说什么,提过了东西,给老娘去看。

    韩舟看到韩四升的妈,当然没真上去喊奶奶,而是喊了:“张先生。”

    虽然是女性,但是德高望重,又是先辈,还是长辈,而且她后来工作中还进行过林业农业科研工作,所以叫先生正合适。

    张志坚笑容很慈祥,但依旧能看到曾经战争年代留下的那种果决和杀气。

    “韩舟,来这里来,坐。”

    因为牙掉了不少的缘由,说话没那么清楚,不过韩舟还是听清了,坐了过去。

    实际上张奶奶不是蜀省人,不过这大半辈子还是学会了蜀省口音的。

    韩舟笑嘻嘻到处看了看,找了个话题:“我看这屋里还缺一盆松树盆景,一会儿找人去弄一个。”

    张志坚拉着韩舟的手,一边用另一只手摆手:“我平时也不住在这里,我住在蜀农大呢,盆景放在这里,浪费了,会养死的。”

    韩舟很诧异,原来张志坚最近是专门回的这儿,并不是一直住在苍溪。

    聊了一会儿韩舟才知道,原来张奶奶每次过生日都会回来亲自去给亡夫,也就是韩四升的父亲烧香。

    所以才在家过生日。

    韩四升穿的就跟农民似的,蹲坐在小板凳上,剥了个橘子,掰了一半递给韩舟。

    韩舟接过来就吃,一口半个橘子。

    韩四升翻了个白眼,把自己手里那一半掰下来一瓣儿递给了张志坚。

    韩舟这才反应过来,感情是这个意思啊。

    张志坚和韩舟说起了亮剑的事情,说了好多自己在战争年代的故事。

    虽然没说别的,但是那意思就是让韩舟如果以后再拍类似《亮剑》的故事,可以用这些真实故事。

    韩舟来的时候就打听好了,实际上张志坚第一任丈夫,战死的那位司令,就是韩舟这个版本亮剑中李云龙的上级。

    也就是旅长。

    这倒是个很大的巧合。

    不过这个世界这位旅长,43年就战死了,所以后来也没出场了。

    一开始韩舟不知道张志坚为什么想要见自己,查了不少资料才搞清楚这一点。

    所以韩舟也乐于听这些故事,顺便还讲了讲自己在网上看的一些故事。

    虽然那些都是故事,但实际上却是这位百岁老人年少正芳华时候经历过的事情。

    老人很开心。

    正吃饭时,老人又说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

    说那时候哪有白米饭吃啊,馒头都没有,窝窝头都够奢侈。

    有一回分到一块热乎乎的馍馍,开心惨了。

    苍溪靠着绵市这边,本地说的白面锅盔,和北方的白面馍馍很相似。

    老人现在牙不行,吃不了米饭,手里也是拿了个白面馍馍吃。

    等吃完饭,老年人精神状态不好,要去休息了。

    韩舟也准备告别。

    老人拉着韩舟的手:“任何时候,手里要捏着一块热乎乎的馍馍,才幸福。”

    说完拍了拍韩舟的手背。

    韩舟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

    等坐车回程的路上,突然醒悟了过来。

    韩四升的母亲可不是普通老太太,说话很讲究,也很含蓄。

    她曾经给韩四升拿过主意,也影响了韩四升的职业生涯。

    现在对自己说的话,恐怕不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

    只是因为自己不是韩四升,不是她亲儿子,所以没法直截了当的警醒,而是说了这句话。

    韩舟仔细思索后,才意识到这句‘任何时候,手里要捏着一块热乎乎的馍馍,才幸福。’什么意思。

    老人是在说,自己虽然在电影行业有很多计划,但是最好把电视剧这个板块抓在手里别松手。

    要不然等电影出意外,那新世界要凉,至少是元气大伤。

    就像打仗时,如果出了败仗,兜里还带着口粮,那至少不至于过于狼狈,还能休整一下重头再来。

    如果弹尽粮绝,那就死定了。

    搞明白后,韩舟深以为然。

    老人虽然没有自己这么激进,但当初人家激进的时候,比现在的人激进千倍万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话当是警世名言啊!

    “所以,我应该筹备一部电视剧吗?”

    韩舟想到自己这次在《建军》剧组见过的那些老戏骨,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世界的浅审核制度,真爽啊!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