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从三十而已开始的影视攻略 > 第六百四十章、汴梁

第六百四十章、汴梁

东京汴梁作为大宋都城,可说是这个时代规模最大、人口最多、最繁荣的城市。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将汴梁城的繁华片段定格下来,也成了后来考据此时的重要依据。

    这里有宫、里、外三道城墙,正好将此城化分为若干区域。

    宫城即皇城,周长五里,南面三门,东、西、北三面各仅一门,东西门之间有一横街,街南为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街北为皇帝居住生活区域。

    不过这宫城因继承了后周旧都,故而规模较小。

    建隆三年,“广皇城东北隅,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皇居始壮丽矣”。

    雍熙三年,又“欲广宫城,诏殿前指挥使刘延翰等经度之,以居民多不欲徙,遂罢”。

    因而只作为皇城而论,这宫城稍显小了,及至宋徽宗时在宫城外北部营建延福新宫,以作为宫城的延伸与扩大,才在事实上再次扩建。

    当然时移世易,也不可同日而语。

    赵恒时不管官僚、民间如何,好歹皇帝讲究个节俭风尚,等到了赵佶时,那便是完全的享乐主义了。

    其后妃、子嗣数目更是相差甚大,若皇宫不大一些,如何能够容纳?

    里城,又名旧城,即唐时汴州旧城,周长二十里,除东面两门外,其余三面各三门。

    而李勇他们一行到来时,首先见到的自是外城,周长约五十里,城高四丈,城楼建筑宏伟壮丽。

    城外还有一道护城濠,名为护龙河,三倍于汴河之宽。

    这外城南面有三门,东面两门,北面四门,西面三门,另有水门六座。

    李勇一行乘船而来,正是过东南角一水门而入,及至靠岸,先有城卫搜检,要确定他们的身份。

    不过李勇一道圣旨,便将他们的意图都打了回去。

    当然,之后还需转告上官,确认一番确有其事,才有人来将他们带去驿馆暂居。

    东京仅接待外国使者和来宾的馆驿,就有都亭驿、都亭西驿、来远驿、怀远驿、班荆驿、礼宾院、同文馆、瞻云馆,其中专门接待辽国的都亭驿,有房五百二十五间,为此时最大的馆驿。

    而接待各地来的官员则有各接待院,李勇虽无官身,那位船上随行的管事,也只是节度府的一个幕僚,但他们各有圣旨和带着节度府官印的官文在手,还是能住进去的。

    不过以接待院的规模,不足以同时住下这么多人,单是李勇这一行十几个人就不好安排,节度府那边倒是只有管事与两位副手跟着,其余人自在码头上自行安置就是了。

    所以最后,李勇他们干脆还是到外面另寻他处居住。

    要出去住也就大家一起出去,不然分开了来来回回也不方便。

    好在是东京此地,无钱寸步难行,但是有钱却还是能有许多便利的。

    李勇现在这身上别的不多,就是钱多,而且按他本来的计划,也是打算在东京暂居下来,肯定是要置办产业的。

    当然,短时间的话,还是旅店最好,之后可以慢慢再找地方。

    这旅店也有官营、私营之别,李勇他们使了点钱从驿馆的接待小吏那里探得了如今东京城内一个口碑较好的私营旅店,名为“高家堡(pu)”的,就打算先到那里安顿下来。

    然后等着驿馆这边的回信,看皇帝那边何时得安排他进宫去。